技術論文
收藏 | 地基加固監(jiān)理實施細則
2021-09-09
來源:工程監(jiān)理社團
地基加固工程監(jiān)理實施細則
目錄
昆明市軌道交通4號線大漾田車輛段出入段線明挖隧道工程位于云銅鐵路專用線西北側,武警三支隊西南側,線路基本位于規(guī)劃金川路下方,規(guī)劃路面標高高于現(xiàn)狀地面,現(xiàn)階段工程周邊基本為荒地與農田,管線分布較少。
大漾田車輛段出入段線從陳家營站內配線段引出,先以盾構隧道形式向西北方向按曲線半徑400m(入段線)、450m(出段線)引入位于武警三支隊車庫旁的盾構吊出工作井,隨后以明挖隧道形式按曲線半徑210m(入段線)、200m(出段線)繼續(xù)向西北方向敷設至U型槽引入大漾田車輛段站場。
明挖隧道起訖里程為RDK0+517.441~RDK0+745.000,長度227.559m,線路縱坡為33.832‰,隧道包含一個盾構吊出井、一個明挖區(qū)間(含一處雨水泵房),其中盾構井里程為RDK0+517.441~ RDK0+532.942,長15.5m,寬24.5m,深11.225~10.784m,明挖區(qū)間起止里程為RDK0+532.942~ RDK0+745,隧道寬19.038~14.125m,深10.784~6.822m,隧道為地下一層三跨箱式框架結構,隧道于RDK0+736處設置一外掛式雨水泵房,雨水泵房基坑長8.2m,寬6.2m,中點處深度10.989m。
隧道圍護結構采用Ф1000@1200mm鉆孔灌注樁+Ф900@1200mm三重管旋噴樁,明挖隧道與盾構區(qū)間接口處采用采用Ф1000@1200mm鉆孔灌注樁+Ф900@1200mm三重管旋噴樁防護,隧道于U接口采用Ф900的三重管旋噴樁防護。
擬建工程位于昆明斷陷湖積盆地西北緣,為濱湖相與河流相交匯沉積交錯沉積地貌,總體地勢較平坦,起伏較小。地面高程在1905-1922m之間,最大高程差約17m,自然坡度小于50。陳家營路、玉峰路均可通往場區(qū),交通便利。
據(jù)鉆探揭示,場區(qū)內分布新生代第四系全新統(tǒng)人工堆積層(Q4ml);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湖積層(Q4al+1)粉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泥炭質土、粉土、細砂、礫砂、圓礫;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沖湖積層(Q3al+l)粉質黏土、泥炭質土、粉土、礫砂、圓礫。
現(xiàn)將場區(qū)鉆探深度內地層從上至下分述如下(地層編號采用4號線工程全線統(tǒng)一地層編號):
第1單元層,第四系全新統(tǒng)人工堆積層(Q4ml):
<1-1>雜填土:雜色,松散狀,稍濕。組成為黏土質、砂質、磚塊、瓦片、混凝土、碎石等建筑垃圾或工業(yè)廢料、生活垃圾等雜物,成分復雜,分選性差,處于欠固結狀態(tài)。為人工棄填堆積而成,雜亂堆砌于場地表層,主要分布于靠近陳家營一側,厚度1.0~4.8m。屬Ⅰ級松土。
<1-2>素填土:棕紅色、紅褐色或灰黃色為主,稍密狀~中密狀,稍濕。主要組成物質為黏性土、砂土夾少量碎石土。為城市道路以及建筑物場坪填土,經壓密處于正常固結狀態(tài),厚度為0.6~8.2m,平均厚度4.0m。屬Ⅱ級普通土。
第3單元層,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湖積層(Q4al+l):
<3-2>粉質黏土:棕黃、棕灰色,可塑為主,局部硬塑。局部為黏土,局部夾少量有機質土及圓礫。具中等壓縮性,場地內呈厚層狀廣泛分布于上部,揭示層頂面埋深0~22.2m,厚度為0.5~23m,平均厚度10.3m。屬Ⅱ級普通土。
<3-2-1>粉質黏土:棕灰、淺灰色,軟塑狀,局部可塑。局部為粉土、黏土薄層,具高壓縮性,局部含少量有機質及圓礫,場地內呈透鏡狀分布于上部,揭示層頂面埋深0~21.0m,厚度為0.50~9.0m,平均厚度2.3m。屬Ⅱ級普通土。
<3-2-2>粉質黏土:棕灰、淺灰色,硬塑,局部堅硬。局部夾少量有機質及圓礫。具中等壓縮性,鉆探揭示層頂面埋深7.70~19.20m,厚度為0.8~11.7m,平均厚度4.0m。區(qū)內呈條帶狀廣泛分布,屬Ⅱ級普通土。
<3-4>泥炭質土:棕灰、深灰褐、褐黑、黑色,軟~可塑狀為主,局部硬塑狀。局部為有機質土,含較多有機質,有機質含量為10.4%~25.5%,平均15.3%。處于欠固結狀態(tài),具高壓縮性。揭示層頂面埋深1.0~21.7m,厚度0.50~3.20m,平均厚度1.4m,呈透鏡狀分布于場地中上部。屬Ⅱ級普通土。
<3-5>粉土:灰褐、褐黃、深灰色,稍密狀,很濕。該層在場地內呈透鏡狀分布,共有10孔揭示,揭示層頂面埋深埋深5.3~22.0m,厚0.5~3.2m,平均厚度1.5m。屬Ⅱ級普通土。
<3-7>細砂:灰褐、褐黃、深灰色,稍密狀,飽和。局部為粉砂。該層在場地內呈透鏡狀分布,僅10孔揭示,揭示層頂面埋深4.8~19.3m,厚0.5~1.4m,平均厚度0.9m。屬Ⅰ級松土。
<3-10>礫砂:灰褐、褐黃、深灰色,稍密狀,飽和。礫砂含量約占30~45%,余為砂及粉質黏土充填,粒徑一般為2~15mm,最大粒徑30mm。該層在場地內呈透鏡狀分布,共有10孔揭示,揭示層頂面埋深7.5~22.40m,厚度為0.50~2.30m,平均厚度1.2m。屬Ⅰ級松土。
<3-11>圓礫:棕灰、灰綠、灰黃色,稍密,飽和。局部為卵石。粒徑5~20mm,最大粒徑80mm,含量50~70%,圓礫成份為泥巖、砂巖質顆粒,顆粒磨圓度較好,充填物為黏性土、粉土、粉砂,充填較好。主要呈條帶狀分布于盾構隧道段<3-2>層底部,其余地段呈透鏡狀分布。揭示層頂面埋深4.1~21.4m,厚度為0.5~2.4m,平均厚度1.1m。為場區(qū)主要含水層。屬Ⅱ級普通土。
第6單元層,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沖湖積層(Q3al+l):
<6-1-2>黏土:棕黃、棕紅、棕灰色,硬塑。土質較純,偶夾粉質黏土、粉土薄層,具中等壓縮性。該層靠近大漾田基地場區(qū)內廣泛分布,揭示埋深14.5~31.20m,厚度為2.40~13.0m,平均厚度5.9m。屬Ⅱ級普通土。
<6-2>粉質黏土:棕黃、棕紅、棕灰色,可塑狀,局部硬塑。土質不均,偶夾粉土、黏土、粉、細砂薄層,局部夾少量圓礫土。具中等壓縮性,場區(qū)內呈帶狀分布于場地中下部。鉆探揭示層頂面埋深14.6~44.0m,厚度為0.40~26.8m,平均厚度6.2m。屬Ⅱ級普通土。
<6-2-2>粉質黏土:灰黃、棕紅、灰綠、棕黃色,硬塑。土質不均,偶夾粉土、黏土、粉砂薄層,局部夾少量圓礫土。具中等壓縮性,場區(qū)內呈帶狀及透鏡狀分布。鉆探揭示層頂面埋深20.00~53.00m,厚度為1.0~17.7m,平均厚度4.6m。屬Ⅱ級普通土。
<6-4>泥炭質土:深灰、灰黑色,可塑。含較多有機質,有機質含量為5.5%~12.7%,平均10.4%。處于欠固結狀態(tài),具中高壓縮性。揭示層頂面埋深15.2~36.4m,厚度為0.50~2.9m,平均厚度1.3m,呈透鏡狀零星分布。屬Ⅱ級普通土。
<6-5>粉土:深灰、棕灰色,稍~中密,很濕。該層在區(qū)內呈透鏡狀零星分布,僅M4DYT-XZ-09、M4DYT-XZ-01-11、M4DYT-XZ-01-10三個孔揭示。層頂面埋深21.8~26.2m,厚度為0.5~3.2m,平均厚度1.5m。屬Ⅱ級普通土。
<6-10>礫砂:灰褐、深灰色,稍~中密,飽和。礫砂含量約占30~45%,余為砂及粉質黏土充填,粒徑一般為2~20mm,最大粒徑40mm,圓礫成份以泥巖、砂巖質顆粒為主。該層在區(qū)內零星分布,僅M4DYT-XZ-01-14、M4S1-BXZ-02兩個孔揭示。層頂面埋深26.0~42.8m,厚度為1.2~1.6m,平均厚度1.4m。屬Ⅰ級松土。
<6-11>圓礫:灰黃色,稍~中密,飽和,局部為卵石。圓礫成份為泥巖、砂巖質顆粒,粒徑2~20mm,最大粒徑60mm,含量50%~70%,顆粒磨圓度較好,充填物為黏性土、粉土、粉砂,充填較好,多夾含粉土、粉砂薄層。呈零星狀分布,僅M4DYT-CZ-07、M4DYT-CZ-14、M4DYT-CZ-18、M4DYT-XZ-26、M4DYT-XZ-30、M4DYT-XZ-36揭示,揭示層頂面埋深24.6~52m,厚度為0.7~2.2m,平均厚度1.3m。屬Ⅱ級普通土。
水文地質
工程區(qū)屬于金沙江水系西北沙河、麻園河流域區(qū),由北向南匯入滇池,屬金沙江水系。
1、地表水
西北沙河(新運糧河),河道寬約7m,河水位一般低于地面下1.5~2.5m,河水深0.5~1.0m,浮泥厚0.5m,距離場地最近處約1.5km,西北沙河屬于常年流水河,地表水常年從北往南流途中接納多條雨污混流改造河道,河流對附近地下水形成一定補給關系,地下水豐富。場地距離西北沙河較遠,且場地場坪標高高于沙河河水位,河流對場地影響較小。
2、地下水
根據(jù)地下水含水層介質、水動力特征及其賦存條件,可將場地內地下水分為孔隙潛水、孔隙承壓水。
(1)孔隙潛水
松散巖類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場區(qū)表部填土和淺部黏性土、淤泥質土層中。表部填土富水性、透水性及滲透性均較好,與地表水聯(lián)系密切,主要接受地表水、管道滲漏水和大氣降水的補給。由于表部雜填土巖性的不均勻性,巖性以磚塊、碎石為主時,富水性、透水性及滲透性均較好;當巖性以黏性土混雜磚塊碎石為主時,富水性、透水性及滲透性相對又稍差賦存于表部黏性土、淤泥質黏土層中的孔隙潛水,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較差,滲透系數(shù)在5.0×10-6~4.0×10-7cm/s,水量貧乏。地表孔隙潛水對施工開影響較大。
孔隙潛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的豎向入滲補給和地表水的側向入滲補給,多以蒸發(fā)和向低洼處徑流方式排泄,水位受氣候條件等影響,季節(jié)性變化明顯。水位受氣候條件等影響,季節(jié)性變化明顯,潛水位年變幅一般在1~3m,多年變幅為2~3m??辈炱陂g(2017年5~6月)實測的各勘探孔潛水位埋深為0.7~2.8m,相應標高1894.2~1914.45m;場區(qū)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為0.4~2.0m。
(2)孔隙承壓水
根據(jù)本次詳勘鉆探揭露地層情況,并結合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分析,本場地勘探范圍內主要埋藏分布2層孔隙承壓水。
淺層孔隙承壓水主要賦存于<3-11>層圓礫中,局部呈透鏡狀賦存于<3-5>層粉土、<3-7>層細砂、<3-10>層礫砂中。<3-11>層圓礫頂面埋深4.1~21.4m,厚度為0.5~2.4m,在隧道盾構段呈條帶狀分布,其余地段呈透鏡狀分布;<3-5>層粉土層頂面埋深5.3~22.0m,厚0.5~3.2m,在場地局部地段呈透鏡狀分布;<3-7>層細砂層頂面埋深4.8~19.3m,厚0.5~1.4m,在場地局部地段呈透鏡狀分布;<3-10>層細砂層頂面埋深7.5~22.40m,厚度為0.50~2.30m,在場地局部地段呈透鏡狀分布。
含水層多呈透鏡狀斷續(xù)分布,規(guī)律性及連通性較差,根據(jù)M4DYT-XZ-1-03抽水試驗數(shù)據(jù),<3-11>層圓礫水位埋深為2.2m,滲透系數(shù)為1.32~1.75m/d,屬中等透水層,涌水量為23.3~46.6m3/d,涌水量不大,補給和排泄條件一般。該含水層主要呈帶狀連續(xù)分布于盾構隧道段洞身及隧道底板附近,呈透鏡狀分布于明挖段基坑底部。施工揭示后易發(fā)生滲涌水,產生潛蝕、流土、管涌,對施工不利,需采取相應的止水及防排水措施。
深部孔隙承壓水呈透鏡狀零星分布于<6-5>層粉土、<6-10>層礫砂、<6-11>層圓礫中。<6-5>層粉土層頂面埋深21.8~26.2m,厚度為0.5~3.2m;<6-10>層礫砂層頂面埋深26.0~42.8m,厚度為1.2~1.6m;<6-11>層圓礫層頂面埋深24.6~52m,厚度為0.7~2.2m。這幾層含水層零星分布,分布范圍小,水力聯(lián)系差,水量較小,屬弱~中等透水層,補給和排泄條件較差。該含水層埋深普遍較深,一般分布于結構底板以下7.0-22.3m。分布范圍較小,且分布不連續(xù),對工程影響不大。
深層攪拌樁及旋噴樁地基加固是盾構區(qū)間隧道端頭井加固采用的主要方式,目的通過地基加固,增加地基強度,減小盾構進出洞被動區(qū)土壓力,有效防止?jié)B漏水及突水、管涌等事故,確保盾構進出洞的安全。因此,端頭井地基加固質量控制至關重要。
(1) 建設監(jiān)理合同、施工合同及招投標文件
(2) 監(jiān)理規(guī)劃
(3) 工程施工圖紙、技術說明及設計變更等
(4) 經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及端頭井地基加固施工專項方案
(5) 執(zhí)行標準、規(guī)范:
1) 《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GB/T 50319-2013)
2) 《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監(jiān)理規(guī)程》(DGTJ08-2035-2014)
3) 《工程測量規(guī)范》(GB 50026-2007)
4)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質量及驗收規(guī)程》(DG/TJ08-236-2013)
5)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2013)
6)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10108-2008)
7) 《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10208-2011)
8) 《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99-1999)
9) 《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DBJ08-40-2010)
10)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
11)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
12) 建設部頒發(fā)的《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
1. 分包單位審查、審批:
在端頭井地基加固開工前,對專業(yè)分包單位進行審查,審查內容應包括:分包單位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企業(yè)資質等級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分包合同、安全生產協(xié)議書、項目經理資質資格證書、施工員和技術員資質資格證書、專職安全員資質資格證書、特殊作業(yè)人員資質資格證書、企業(yè)同類工程業(yè)績材料等;分包單位必須符合申通地鐵集團制定的合格分包商名錄,且分包單位企業(yè)及管理人員、特殊作業(yè)人員等資質資格必須合法、有效,同時,杜絕掛靠、轉包、超越資質資格等非法分包行為。
2. 設計交底:
開工前,組織或參加設計交底,針對設計圖紙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整理設計交底會議紀要,并完成四方簽認。
3. 專項方案審查、審批:
審查施工單位上報的專項施工方案,提出審查意見,監(jiān)督和督促施工單位修改、完善并簽署審批意見。
4. 技術交底、安全交底:
監(jiān)督和督促施工單位完成施工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
5. 監(jiān)理細則交底:
總監(jiān)或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組織完成對施工單位進行監(jiān)理實施細則交底,明確監(jiān)理工作內容、監(jiān)理的組織、執(zhí)行的規(guī)范、標準以及監(jiān)理檢查驗收程序、要求、目標值等。
6. 設備報驗:
進場的樁機進行報驗。樁機移地安裝應進行自檢驗收,并應請上海市工程機械設備檢測中心進行檢測,出具檢測合格證明。樁機經監(jiān)理審批后方可投入使用。
7. 水泥報驗:
進場的水泥等原材料進行報審,審批使用。水泥建議采用散裝水泥,選擇合格的生產商和供應商。水泥等原材料施工單位應事先進行抽檢,監(jiān)理見證取樣和送樣,復試合格后方允許投入使用。
8. 計量設備報驗:
施工單位必須配備合格的計量設備,如標準桶等。計量設備進場進行報驗,審批使用。
9. 簽發(fā)開工令:
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具備開工條件,總監(jiān)簽發(fā)開工令,同意正式施工。
①測量放樣
根據(jù)施工圖紙準確放出地墻內邊線,然后利用地墻內邊線測放出攪拌樁的施工范圍,經總包和監(jiān)理復核驗收后,設立定位樁并妥善保護。
②導溝開挖
通過定位樁測放攪拌樁邊線,并用細繩或石灰標識,然后根據(jù)標識開挖樣槽,樣槽開挖深度為自然地坪下1.50m左右,開挖時清除所有障礙物。
③樁機就位
樣槽挖好后,攪拌機根據(jù)定位樁準確就位,同時利用攪拌機上設置的線錘和水平尺調整攪拌機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確保攪拌機鉆桿保持垂直。
利用場地內水準點,引測攪拌機底座平臺標高,同時根據(jù)設計圖紙要求的加固深度和不同水泥摻量所對應的深度范圍換算出攪拌機鉆桿的入土深度,并在機架上加以標識,以便于控制。
④預拌下沉
預拌下沉機用鋼絲繩吊掛在起重機上,用輸漿膠管將貯料出罐砂漿泵同深層攪拌機接通,待深層攪拌機的冷卻水循環(huán)正常后,啟動攪拌機電機,放松起重機鋼絲繩,使攪拌機借設備自重沿導向架攪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通過電機的電流監(jiān)測表控制,一般控制在0.6~0.8m/min。工作電流不應大于70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從輸漿系統(tǒng)補給稀漿以利鉆進。
⑤制備水泥漿
深層攪拌機下沉到一定深度時,按設計確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漿,待壓漿前將水泥漿倒入集料斗中。
⑥噴漿攪拌提升
深層攪拌機下沉到達設計深度后,開啟灰漿泵將水泥漿從攪拌機中心管不斷壓入地基中,邊噴漿邊攪拌,約1~2分鐘后上提,直至提到設計樁頂標高完成一次攪拌過程。深層攪拌機提升嚴格按照設計確定的提升速度,一般為0.5m/min的均勻速度提升。
⑦重復上下攪拌
深層攪拌機提升至深度的頂面標高時,集料斗中的水泥漿應正好排空。為使軟土和泥漿攪拌均勻,可再次將攪拌機邊旋轉邊沉入土中,下沉速度控制在0.5m/min,至設計深度后再將攪拌機,提升出地面,即完成一根柱狀加固體,外形呈“8”字形,一根接一根搭接,即成壁狀墻體。
⑧清洗
在每天施工完畢后,向集料斗中注入適量清水,開啟灰漿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殘存的水泥漿,直至基本干凈。并將粘附在攪拌頭的軟土清洗干凈。
⑨質量檢驗
根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及設計要求,施工質量控制主要采用:a、水泥土取樣,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b、鉆芯取樣,檢測樁數(shù)的1%且不少于3根,28天抗壓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c、靜力觸探或貫入試驗,必要時可采取靜力觸探或貫入試驗手段,查明加固范圍及加固土體的強度。
①樁機就位:按照設計位置安放高壓旋噴樁機,并調整好角度。
②下鉆:將旋噴噴口用封箱帶包扎后,鉆桿下至導孔底部。
③漿液拌制:按設計確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漿,待壓漿前將水泥漿倒入集料斗中。
④接通高壓管、水泥漿管、空壓管,開啟壓縮空氣泵、高壓水泵和漿液泵,用儀表控制壓力、流量、風量。當分別達到預定數(shù)量值時開始提升,進行旋噴,提升直至預定的旋噴高度為止。
⑤旋噴完成后拔出旋噴管和套管。
⑥質量檢驗:旋噴樁施工完成28天后,通過鉆芯取樣,檢測28天抗壓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1) 樁位及加固范圍:偏差不超過5cm。加固范圍不得小于設計范圍。
(2) 樁頂、樁底高程:均不應低于設計值,樁底一般應超深10-20cm,樁頂應超高10-50cm。
(3) 樁身垂直度:不應超過1%。
(4) 樁身水泥質量:允許每根樁的水泥用量在±25Kg范圍內調整。
(5) 水泥標號:按設計要求選用。
(6) 攪拌頭上提噴漿(或噴粉)的速度:提升速度不超過0.5m/min。
(7) 外摻劑的選用:根據(jù)設計要求,通常有氯化鈣、碳酸鈉、三乙醇胺、木質素磺酸鈣、水玻璃等。
(8) 漿液水灰比:0.4~0.5。
(9) 水泥漿液攪拌均勻性、噴粉攪拌均勻性:檢查水泥漿的用量,應滿足設計要求,加強旁站監(jiān)理,嚴格按照施工工藝實施,對存在質量疑問如下沉或提升速度過快、水泥漿用量不足等現(xiàn)象,應原地再次復攪復噴。
(10) 加強環(huán)境控制,加強對水、廢漿的管理,防止污染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
(11) 加強施工監(jiān)測,觀測端頭井結構變形及地面變形情況,防止地面隆起或對端頭井結構產生破壞等。
(12) 對工程完工后的質量檢驗不合格的,應制定返工方案,采取補樁等措施,確保地基加固質量。
(1) 現(xiàn)場巡視檢查:原則上在整個施工過程,委派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巡視檢查,重點針對施工質量、進度、安全及文明施工等進行有效控制,掌握和了解詳細的施工信息,監(jiān)督施工貫徹和落實安全、質量管理行為,對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協(xié)調或處理。
(2) 旁站監(jiān)理:針對深層攪拌樁和旋噴樁施工過程進行旁站監(jiān)理,有效控制施工工藝及施工質量,確保施工質量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同時,針對旁站中存在的問題,現(xiàn)場及時予以處理或解決。
(3) 檢查驗收:對成樁質量進行檢查驗收。
(4) 監(jiān)理指令:根據(jù)施工過程中存在質量、安全等問題,合理采用現(xiàn)場口頭通知、約見承包商負責人、簽發(fā)監(jiān)理工作聯(lián)系單、監(jiān)理工程師通知單或工程暫停令等手段,督促施工單位落實整改,必要時召開現(xiàn)場專題會議。
針對本專業(yè)工程的關鍵工序和部位,監(jiān)理部應組織實施旁站監(jiān)理,確保關鍵工序和部位的施工質量,杜絕安全與質量缺陷或事故隱患。本工程旁站關鍵工序為:深層攪拌樁和高壓旋噴樁施工過程。
本專業(yè)工程監(jiān)理的關鍵控制點設置:
鉆孔的測量定位、深層攪拌樁施工過程(加固范圍、深度、搭接長度、施工工藝、水泥漿摻量)、高壓旋噴樁施工過程(加固范圍、·深度、搭接長度、施工工藝、水泥漿摻量)
(1) 檢查施工企業(yè)現(xiàn)場質檢人員到崗、特殊工種人員持證上崗以及施工機械、建筑材料準備情況;
(2) 在現(xiàn)場跟班監(jiān)督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施工執(zhí)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情況;
(3) 核查進場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檢驗報告等,并可在現(xiàn)場監(jiān)督施工企業(yè)進行檢驗或者委托具有資格的第三方進行復驗;
(4) 做好旁站監(jiān)理記錄和監(jiān)理日記,保存旁站監(jiān)理原始資料。
(1) 旁站監(jiān)理是在總監(jiān)理工程師的領導下,按照旁站監(jiān)理規(guī)劃與實施細則要求由監(jiān)理人員具體實施。
(2) 旁站監(jiān)理人員應當認真履行職責,對需要實施旁站監(jiān)理的關鍵部位、關鍵工序在施工現(xiàn)場跟班監(jiān)督,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旁站監(jiān)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如實準確地做好旁站監(jiān)理記錄。凡旁站監(jiān)理人員和施工企業(yè)現(xiàn)場質檢人員未在旁站監(jiān)理記錄上簽字的,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 旁站監(jiān)理人員實施旁站監(jiān)理時,發(fā)現(xiàn)施工企業(yè)有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行為的,有權責令施工企業(yè)立即整改;發(fā)現(xiàn)其施工活動已經或者可能危及工程質量的,應當及時向監(jiān)理工程師或者總監(jiān)理工程師報告,由總監(jiān)理工程師下達局部暫停施工指令或者采取其他應急措施。
(4) 旁站監(jiān)理記錄是監(jiān)理工程師或者總監(jiān)理工程師依法行使有關簽字權的重要依據(jù)。對于需要旁站監(jiān)理的關鍵部位、關鍵工序施工,凡沒有實施旁站監(jiān)理或者沒有旁站監(jiān)理記錄的,監(jiān)理工程師或者總監(jiān)理工程師不得在相應文件上簽字。在工程竣工驗收后,監(jiān)理企業(yè)應當將旁站監(jiān)理記錄存檔備查
(1) 雨季施工前做好防洪排水工作,并考慮不受氣候影響或影響較小的單項工程在陰雨天氣施工,其它安排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等工作;
(2) 對選擇雨季施工的地段和項目進行詳細的現(xiàn)場調查研究,據(jù)實編制實施性的雨季施工組織計劃;
(3) 做好在臺風及洪水期間的防洪抗臺搶險工作,防止施工材料遭受損失和工程遭受破壞;
(4) 修建施工便道并保持道路暢通;儲備足夠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資。
(1) 設立防汛防臺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防汛工作;
(2) 配備草袋、水泵、電筒、鐵鍬等各種防汛器材,由專人管理;
(3) 夜間派人值班,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遇有暴雨天氣時,加強值班,作好應急措施,發(fā)現(xiàn)險情及時上報,并組織力量及時搶救;
(4) 經常檢查明溝和原有排水管道并疏通,確保汛期排水暢通;
(5) 對施工區(qū)域的護堤,在施工期間嚴格監(jiān)護,不允許對護岸的破壞,如發(fā)現(xiàn)有薄弱地段,將采取積極措施進行加固,確保施工區(qū)域護堤的完好;
(6) 雨季、臺風季節(jié)需嚴格執(zhí)行機械安全使用規(guī)定?,F(xiàn)場圍場、材料堆放及辦公、生活用房等需按抗風等級進行搭設和固定,臺風季節(jié)需經常檢查,及時整改加固。